來自新竹的玻璃藝術家陳建志(以下以阿志稱呼),以生活周遭的細節做為創作元素,透過晶瑩剔透的玻璃形塑他的日常想像。此次與一番搾聯名推出的「一番食器系列」,讓人不僅從中看見玻璃藝術的魅力,同時也能感受到職人手作的細膩溫度和精神。
從工業設計師走向傳統工藝之路
從小就喜歡「動手做」的阿志,在大學時期學的是工業設計,至於為何會走上傳統工藝之路,原因聽起來有些「命中註定」。他在一次翻書時,看到講述台灣消逝的技藝介紹,書尾列出了玻璃工廠「玲瓏窯」的地址,便燃起了好奇心,在親自探訪後,更被玻璃藝術深深吸引,繼而脫口而出「師傅,我跟您學好嗎?」,就此展開他的學徒之路。
不過學習玻璃的門檻極高,首先要耐得住近千度高溫的工作環境、沈重的玻璃鐵管,就連噴濺出來的玻璃碎屑都會使人受傷,是個工傷相當頻繁的工作。除此之外,高昂的設備以及機械化玻璃的出現,也大大削弱了手作玻璃的傳承,讓阿志成為玻璃學徒裡,僅存為數不多的年輕人。
瞬息萬變的玻璃藝術
既然這麼辛苦,為何還能日以繼夜地投入玻璃創作中?阿志說:「做玻璃其實就是一直重複,要從中抽取出好玩的部分,就會有新的動力!」而所謂的新動力,即來自玻璃創作過程中,那份不可預期的「驚喜」。
玻璃的製作過程要在高溫中舉起融化的玻璃液體,並仔細觀察其流動的速度,然後轉圈、吹氣並雕塑,所有流程都要在幾秒內一氣呵成,稍有失誤,就要放回貓鍋裡融化,重新來過。另一方面,由於玻璃相較於其他媒材可塑性更強,只要角度、技法稍有差異,成品就會截然不同。因此,世上不會有一模一樣的手作玻璃,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。
一番食器的創作理念
「我還有很多技巧要學習,與其說想做出自己的風格,我更像是在向老師致敬,跟著他學習更多技術」已跟師傅學習長達七年的阿志,說起自己的創作風格,仍然相當謙遜。但將阿志的作品一字排開,可以發現比起傳統師傅偏愛的祥龍、錦鯉等創作題材,他更喜歡創作貼近日常生活的花瓶、杯具等物件。原因是希望年輕世代能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玻璃的藝術世界,而非只是偶爾才會用到的藝術擺件。
此次與一番搾聯名打造的「一番食器」系列,為了完美詮釋一番搾經典的金黃酒液,阿志一共使用了四種不同的黃色釉料,並添加銀箔片營造出酒液的流動感。值得一提的是,刻意加入大小不一的氣泡顆粒,不但為作品增添生動感,更讓人聯想到一番搾豐厚綿密的酒帽。
燈光下璀璨耀眼的食器,盛裝料理後,彷彿也變得更加美味了!一番食器系列的誕生,讓食器不只是容器,享受美食從此不再只是味蕾的體驗,更是視覺的饗宴。
放鬆時刻的小確幸
閒暇之餘,阿志習慣在超市帶幾手一番搾回家,再簡單做幾道下酒小菜,細細品嚐著一番搾,一邊欣賞著自己的作品,享受努力付出後的甘美滋味。
「對我來說,職人精神就是一次次不斷地嘗試,變得越來越好」阿志對玻璃的專注與熱情,正如一番搾堅持以第一道麥汁釀造,堅守著不將就的職人精神,只為呈現最好。此次的聯名合作,不只讓我們一窺玻璃藝術變化萬千的世界,也發現,原來手作玻璃和釀製啤酒一樣,都是一種亙久的堅持,讓悠久的傳統得以延續。
※ 查看台灣麒麟的酒商責任:台灣麒麟 KIRIN | 酒商責任
※ 以上文字、圖片,版權均為台灣麒麟KIRIN所有,嚴禁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