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林裡的美好,卻留不住山裡的人
一路向南,巴比爾來到高雄茂林,吸進肺裡的空氣涼爽,整個人煥然一新。耳邊宏亮的招呼聲從遠處傳來,男子一身黃衣,明亮地出現在我們眼前,他是魯凱部落青年陳彥君,大家都喊他大頭哥。帶我們走進茂林生態園,大頭哥指著在陽光下閃耀的紫蝶,得意地介紹:「這些不算多哦,冬天時整個茂林成千上萬隻蝴蝶來避冬,那才叫多!」這裡是全世界少數的紫斑蝶棲息地之一,與生態園區僅隔一個馬路相望的,就是大頭哥主理的芭特芙萊烘焙坊。Butterfly,不只是魯凱族的精神象徵,也早已成為族人生活的一部分。 提及部落裡的年輕人,他眼裡卻隱約閃爍無奈:「這裡很美,可是因為一些現實的問題,年輕人沒辦法留在這裡。」問題迎面擊來,部落缺乏經濟條件與工作機會,所以大部分的魯凱青年一成年就會離開部落。大環境的現實與困難,卻必須讓年輕人來面對承受,大頭哥直言到他這一代,其實已經沒什麼人了,「人流失,文化也就流失了,這是一體的事情。」
讓部落被看見,一個人闖不如一群人做
因為很早就開始跟著爸爸推廣部落生態,大學時一邊讀書、一邊回部落經營民宿做生態導覽,大頭哥不斷在思索部落的可能性,除了當地生態體驗,是否還有其他方式,可以讓更多來到茂林的遊客,把這份體驗帶走? 2006 年創立芭特芙萊烘焙坊,在這之前他其實沒有相關的烘焙經驗,這份決定背後,是一股渴望連結部落的使命感,「因為麵包不會被設限,可以結合樹豆、紅藜、刺蔥等部落的產品,我希望可以用麵包結合部落的農產品,然後帶著年輕人一起做。」重零開始學習,也帶領部落裡的大夥兒一起前進。用麵包結合這塊土地的四季風味,來往遊客都能感受茂林魯凱這股熱騰騰的真誠。
生活有各種樣貌,帶著使命去闖蕩
與其說是麵包師傅,被眾人團團包圍、笑聲爽朗的大頭哥,更像部落裡的前鋒,透過芭特芙萊帶年輕人看到在部落生活的其中一種樣貌。「我希望他們出去外面讀書,去嘗試別的東西,或許是我看不到的東西,有一天回來了,可以給部落更多契機。」在這個七嘴八舌的時代裡,對於如何生活人人都有話要說,但大頭哥打完前鋒,反而將選擇的自由放回年輕人手裡,生活不會只有一種可能,可以留在部落深耕做麵包、可以到外頭學習,也可以開創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,而尋找方向與實踐夢想的原力只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提到烘焙坊未來的規劃,大頭哥自在灑脫。「如果有人要接手,那就 Take it!」芭特芙萊只是大頭哥和魯凱青年的一個起點,「我們做麵包或許贏不了吳寶春,但我們留在部落,部落的文化精神就能留下來。」今天是麵包,明天可能是料理,是什麼東西並不重要,只要能與部落共好,就是好東西。帶著對部落的使命,大頭哥步伐堅定眼神明亮,而在他身旁的年輕人,也將帶上這股能量,繼續迎風出發。
※ 查看台灣麒麟的酒商責任:台灣麒麟 KIRIN | 酒商責任